差压式液位计在密闭容器中,采用压力计测出的压力除了随液面波动变化外,它还受到容器内压力的影响。为了消除这个压力的影响,可在容器的底部(液位点)接出一根导压管至差压计的正端,并在容器的上部增加一根导压管,接到差压计的负端,这时差压计指示出ΔP。差压计测量液位见图2,如果已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那么容器内液位的高度为:H=ΔP/ρg
式中:ΔP--指示差压 ρ--介质密度 H--液位高度
这种测量方法也比较简单,在密闭容器的液面测量中广泛被应用。如果需要将信号远传,可采用差压式变送器发送标准信号。但是它要求被测介质的密度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否则会产生测量误差。图2是一种较理想的情况,差压计正端的取压点正好在液面,在实际应用中因各种原因的限制,差压计正端的取压点有时低于液面,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差压变送器的迁移功能进行迁移,以保证显示的液面与真实的液面一致。关于正负迁移的问题以后再讨论。
零点迁移问题:在静压法测量液位时,由于取压点位置的选取和传感器测压面位置的不同会引起测量的偏差。表现为所测液位为“0”时,仪表示值不为“0”。为消除这种偏差,对仪表的示值零点进行调整的过程称为零点迁移。
(1)无迁移:“0”液位时,所测压力亦为“0” 。
特征:差压变送器的正压室取压口正好与容器的低液位(Hmin=0)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作用于变送器正、负压室的差压ΔP与液位H的关系为 ΔP = Hρ1g 。
H=0时,正、负压室的差压ΔP=0,变送器的输出为4mA
H=Hmax时,ΔP=Hmaxρ1g,变送器的输出为20mA。
(2)正零点迁移:在未迁移前,“0”液位时,所测压力大于“0”。
特征:变送器正、负压室的压力分别为:P+ =P气 + Hρ1g + hρ1g
P- = P气
正、负压室的压差为: ΔP = P+- P- = Hρ1g + hρ1g。
H = 0时,ΔP = hrg > 0, 变送器的输出大于4mA
H = Hmax时, 变送器的输出大于20mA。
(3)负零点迁移:在未迁移前,“0”液位时,所测压力小于“0”。
特征:变送器正、负压室的压力分别为:P+=P气+Hρ1g+ h1ρ1g
P- = P气+ h2ρ2g
正、负压室的压差为: ΔP = P+-P-= Hρ1g -(h2 - h1)ρ2g。
H = 0时,DP = -(h2 - h1)ρ2g > 0,变送器的输出小于4mA
H = Hmax时,变送器的输出小于20mA。
液位计种类很多,应用也极为广泛。其中在污水处理的应用中,液位计使用比例非常高,无论是废水、化学溶剂还是污泥等介质都需要液位计实时监测。一旦这些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生活。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讲讲在污水处理中为什么很多人会选择静压式液位计。
静压式液位计与其他液位计是截然不同的,磁翻板液位计、玻璃管液位计等都是需要一个主管并通过刻度观测液位,简单直观。超声波液位计、雷达液位计等则是通过发射电磁波或声波经反射测量出液体具体位置。而静压式液位计并没有这些这么,它通过压力原理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