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流量计是利用电极和流体形成电路来测量电路中产生的电气参数。由于传统的电磁流量计不能测量低电导率的流体,对摩擦和粘附效应敏感,只能测量流体的全管,因此需要改变其结构,以适应更复杂的环境。改变电磁流量计结构的主要方法是改变电极的数量和位置,从而形成电容电磁流量计、非全管电磁流量计等,电容式电磁流量计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极表面附着、腐蚀、摩擦等问题,其电极与被测流体隔离或直接使用绝缘测量管,电极放置在测量管外或嵌入在测量管内。
工作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电磁流量计中,测量管内的导电介质相当于法拉第试验中的导电金属杆,上下两端的两个电磁线圈产生恒定磁常当有导电介质流过时,则会产生感应电压。管道内部的两个电极测量产生的感应电压。测量管道通过不导电的内衬(橡胶,特氟隆等)实现与流体和测量电极的电磁隔离。
工作特点:
①具有双向测量系统;
② 传感器所需的直管段较短,长度为5倍的管道直径。
③ 压力损失小
④测量不受流体密度、粘度、温度、压力和电导率变化的影响
⑤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方面
电磁流量计采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该定律指出,在磁场中移动的导体将会产生感应电压。液体可看作导体;磁场由流管外的通电线圈产生。感应电压幅度直接与导体的运动速度和导体类型、流管直径以及磁场强度成正比。
法拉第定律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E = kBLV
其中,V表示导电流体的运动速度;B表示磁场强度;L表示拾取电极之间的间距;E表示电极两端测得的电压;k为常数。B、L和k可以是固定值,也可以进行校准,从而等式简化为:E ∝ V。